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

物理治疗师和康复医师的区别

发布时间:2021-02-26 22:07:36来源:康复吧

本文是台湾的一位物理治疗师的陈述

同样都是穿着白袍的医疗人员,对一般人来说确实比较难分辨两者之间的差异。康复科医师跟治疗师最大的区别包括:治疗方式、诊断的思维、教育养成等。两者之间没有谁比较厉害或懂比较多,就像各行各业、各有所长。

『能解决别人不能处理的问题』对我来说就是专业,所以有些状况医师比较擅长、有些则是治疗师,最重要的是专业分工、适时转介,不把病人或个案牢牢握在手上,当知道这个问题不是自己能解决的,就要找其他更擅长的人帮忙处理。(台湾物理治疗师和康复医生不是在同一个科室的

诊断的思维上:我很喜欢一本教科书的说法,物理治疗师擅长的是功能性诊断(functionaldiagnosis)而医师擅长的是结构性诊断(structuraldiagnosis),例如跑者反复地有足底筋膜炎,『判断出是足底筋膜炎这个结构有问题』,是医师擅长的,而『什么原因造成足底筋膜炎或足底筋膜受力过大』,是物理治疗师擅长的,结构损伤往往是『结果』,而造成结构损伤有许多『原因』。常见的示例还包括:

【结构性诊断-功能性诊断】

髌骨肌腱炎-股四头肌过于紧绷

足底筋膜炎-臀部外侧肌群无力

旋转肌肌腱病变-肩胛骨稳定性不足

腰酸背痛(筋肌膜疼痛症候群)-维持固定姿势过久、肌耐力不足等

以台湾的法规来说,物理治疗师不能进行『诊断』,只有医师才可以,但这边用『诊断』这个词意指『这个人的问题所在』,所以任何专业人员都有他的『诊断』,就像一个学生数学考不好,老师发现他在三角函数的题目错很多,所以学生的诊断可能是『三角函数的概念还不够了解』

治疗方式上:延续上述所说,医师较会针对『结构』去治疗、治疗师则常针对『原因』去治疗。例如足底筋膜炎,医师可能透过打针、吃药等来降低发炎、减少疼痛等,而物理治疗师同样也会透过徒手治疗、仪器治疗减少症状,但更重要的是要针对造成足底筋膜的原因(例如臀部外侧无力)去处理,例如透过肌力训练、动作控制训练等提升臀部肌群的能力,才能一劳永逸,否则足底筋膜炎可能会反复地出现。

还有一种较粗略的分法则是,医师擅长『侵入性』的治疗,简单来说就是会穿透过皮肤的,像是注射、手术(康复科、内科医师除外)等,而物理治疗师擅长『非侵入性』的治疗,例如徒手治疗、运动治疗等。

教育养成:同样为医学院出身,医师是医学系、物理治疗师是物理治疗系,但在必修课程差异蛮大的。共同课程包括解剖学、生理学、骨科学、病理学等,两者皆会学到。但因为各自专攻的不同,在不同科目学的深度也有差异,例如内外科学、影像学、药理学等医师着墨较多,而肌动学、生物力学、运动治疗、徒手治疗等这些则是物理治疗师才会学的。解剖学或生理学,运动教练可能也会有些接触,但以了解基本概念为目的。上述这些都是学校的基本养成,但如果对特定领域有兴趣,不少医师、物理治疗师也会去额外学习其他的科目、专长。

当然,最主要的区别是.......你懂的。这里就不说了。大家觉得区别是什么,欢迎下方留言

作者:陈晓谦物理治疗师

© 2021 ysjhz.com Inc.

站点统计| 举报| Archiver| 手机版| 小黑屋| 影视聚合站 ( 皖ICP备16004362号-1 )